2011年,首屆廣州國際燈光節正式亮相,到今年已經十年了,這也是銳豐文化與燈光節共同走過的十年,廣州國際燈光節不曾辜負人們每一年的期待。
十年間,有人從初來廣州闖蕩的小伙子,變成了支撐家庭的可靠父親;十年間,曾經鼓起勇氣約著一起看燈光節的那個女孩,已經成為了相伴一生的妻子……燈光節陪伴廣州人走過了人生中重要的十年,無數廣州人也陪著燈光節一起成長,躋身世界三大燈光節。
和其他經驗豐富的“造光者”不同,這是馮峰第一次參加廣州國際燈光節,也是和燈光節主創團隊銳豐文化的首次攜手合作。往年他都是以觀眾的身份參與燈光秀,看到的華燈璀璨都只不過是表面。而這次作為本屆燈光節的藝術總監,他發現其中需要克服的困難,遠比想象的還要多。
位于花城廣場南廣場C位的“時空·共生”,便是馮峰為今年燈光節所設計的作品。這是一個由公共藝術轉化為燈光藝術的作品,它展現嶺南四季的流動,講述廣州從過往到今天,從今天到未來的無數故事,探討歷史與時間共生的一種關系。
因為“時空·共生”需要使用一塊巨幅屏幕,巨大的屏幕如何克服風的阻力就成了項目組必須攻克的難題。通過多次實驗,馮峰和銳豐文化團隊終于首次設計出一款既能透風,又足夠堅固且能滿足持續開合的特制冰屏。
今年是魏來參與廣州國際燈光節的第十年,作為銳豐文化無比信任的工程總監,十年來他見證了燈光節從一個城市的節日,一步步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節日。在他看來,作為世界三大國際燈光節中,今年唯一如期舉辦的燈光節,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同樣有不少突破和創新。
例如馮峰設計的“時空·共生”,魏來和他的團隊在選材方面也花了很大的心思??紤]到作品在白天的美觀性,他們選用了銀色的魚紋網來展現建筑的載體。而為了給觀眾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魏來更是連續加班半個月,每天只有兩個小時能短暫休息。
在魏來和團隊的努力下,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給廣大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場難忘的燈光盛宴,帶來了無數耀眼的驚喜。幸福滿滿的戀人、溫馨和睦的家庭,都在這里共享了他們幸福的時光、定格了他們珍貴的回憶。
“廣州國際燈光節也伴隨著廣州一起發展十年了,”但在魏來眼里,燈光節并不只是一場豐富多彩的光影大秀,“其實也是通過燈光、光影、影像以及視覺來傳達我們對廣州這座城市的情感訴說?!?
過去三年,被稱為“國際Ben”的張學斌,和團隊成功地將廣州國際燈光節推廣到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從燈光節一名普通觀眾,到將燈光節推向全球的推手,張學斌與燈光節的緣分始于4年前燈光節表演。當年的作品《極光》、《蝶變廣州》讓張學斌至今難忘。
今年復工以來,張學斌和銳豐文化的同事們便一直在跟進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的項目進度。從前期的方案策劃再到落地時各個部門、組委會以及公司內部的溝通協調工作,都是由他們在負責推動和執行。
而今年燈光節也融入了一些新元素。比如新推出的“云看燈光節”線上觀展模式,借助數字技術以及5G通信優勢,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參與廣州國際燈光節;還有新設計的吉祥物“亮仔”,象征著所有廣州人為這個城市帶來的活力和生機。
作為2020年第十屆廣州國際燈光節的監制,張學斌感慨道:“越來越多藝術家都了解到‘Guangzhou’就是他們熟知的‘Canton’,‘廣州國際燈光節’不是傳統的中國燈會,而是中國的第一個現代化的燈光節?!?
十年燈光節,“光”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光語”向世界講述著廣州的故事。2011年第一屆燈光節“夜放花千樹,燈火闌珊處”,2013年燈光節的“十大西關元素”、2017年燈光節的“絲路傳奇”……每一屆燈光節都通過作品充分展示中國文化和廣州的嶺南特色。
從珠江西十公里的歷史建筑,逐步向珠江新城、海心沙,到琶洲數字經濟試驗區、金融城,一江兩岸流光溢彩的夜景見證著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城市輝煌的發展史。而今年為了讓更多人感受這璀璨的花城夜景,組委會首次決定將燈光節所有會場表演延長展期兩天。
“光”不但點“靚”城市,也點燃了夜經濟的星星之火。據不完全統計,十年燈光節參觀的總人數已高達6550萬。這不僅是廣州市民的嘉年華,還是一場享譽國際的光影盛宴。廣州作為國內夜經濟最繁榮的城市之一,燈光節無疑為夜經濟錦上添花。
十年華彩,璀璨花城。在這里,總有一盞燈為你而亮。